机电工程学院是苏州大学建院较早、实力较强的工科学院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77年的苏州丝绸工学院机电系,1978年、1980年划分设置“纺织机械”、“工业电气自动化”本科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7年7月,苏州丝绸工学院并入苏州大学,原苏州丝绸工学院机电系与原苏州大学工学院合并重组建设新的苏州大学工学院;1999年底,苏州大学工学院划分成机电系、电子系、盘算机系等三个独立系;2001年,苏州大学机电系更名为仁信彩票;2012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机械系、控制系并入仁信彩票。
学院现有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在岗正高职26人、副高职78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9人。2019年上岗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69人。教授和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4.3%,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64.3%。拥有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2人,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一条理1人、第三条理3人,江苏省有突出孝敬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5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岑岭行动计划4人。获得江苏省创新团队、国家科技部先进机械人技术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团队称谓。学院聘请姚健铨院士为名誉教授,聘请多名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和讲座教授。
学院现有智能机械人技术、激光制造工程、数字化纺织与装备技术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工业工程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机械类专业(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入选苏州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为满足新兴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我院2019年经教育部审批通过设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学院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特色专业;围绕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前沿生长趋势,形成了智能机械人和微纳制造、生物制造、新型纺织技术与装备、激光加工与外貌技术、超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信息检测与处置惩罚技术、传感与测控技术等具有特色的研究偏向。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00多名,在校研究生600多名。
学院设有激光加工与快速成型实验室、创新设计实验室、生物制造实验室、微纳制造实验室、先进机械人技术实验室、智能制造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等。拥有4个校级科研平台、2011纳米协同创新中心—纳米机电制造工程中心、江苏省先进机械人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机械人技术及智能制造装备工程实验室、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苏州市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并与苏州相城经济开发区相助建设了政产学研平台苏州大学相城机械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
学院继续与发扬“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融入现代设计、现代技术理念,着力进行学科专业课程体系革新,培养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宽厚的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在国家级种种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获得全国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三等奖、一等奖以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医疗康复机械人团队”获2014年团中央“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谓。恒久以来应届结业生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本科生以优异结果进入海内知名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学院近年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相助,与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域的大学建设了稳定的交流关系,开展教师进修和学生交流等相助项目。与江源精密机械、汇博机械人、同心医疗器械、天弘激光、东方模具、江南嘉捷等知名企业建设恒久良好的产学研相助关系,加速结果转化,为促进区域地方经济生长发挥重要作用。
(2020年6月更新)